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李冰洁)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重阳之约,穿越千年依然动人。这个始于东汉的节日,承载着登高避祸、敬老祈福的古老智慧,更在秋色烂漫中寄托着对生命圆满的深情守望。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重阳之约,穿越千年依然动人。这个始于东汉的节日,承载着登高避祸、敬老祈福的古老智慧,更在秋色烂漫中寄托着对生命圆满的深情守望。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到重阳节了。重阳节,固定的时间是在农历九月初九。它与中元节,除夕、清明节组成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在古代,重阳节这天人们会进行多种活动,比如登高远眺,这主要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而且登高远眺有锻炼身体、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九”“久”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 “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重阳节恰似一颗温润的明珠,它沉淀着千年时光的厚重,流淌着细腻的人文底蕴。它从不只是一个标记时序的节日,更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重要载体,将“敬畏自然”“感念亲情”“祈愿安康”等多元内涵与独特的东方韵味熔铸其中。
天气转凉,中秋刚过,“佳节又重阳”。北宋文人晏殊笔下有“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的词句,他以视觉、嗅觉结合的描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绚烂秋景,成为宋词中吟咏重阳节的经典名句。在宋代,重阳节早已不只是承载驱邪避灾旧俗的节日,更成为一场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诗中描绘的,正是中国传统节日 —— 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
提起农历九月,90% 的人第一反应都是重阳登高、插茱萸,却少有人知道,九月初八这一天,藏着比重阳更接地气的 “民间智慧密码”。你以为它只是重阳前的 “预热款”?错了!在老辈人眼里,这一天的风俗讲究,才是真正应对深秋的 “生存手册”。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间过得真快,明日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是进入农历九月的第九天,在古代,人们认为数字“九”与天地、阴阳相通,具有神秘的意义,而《易经》中,“九”代表阳数,象征光明、活力与长久。农历九月初九的日与月均为“九”,阴阳相
楼下的便利店,早已摆好了新包装的重阳糕,山药泥混着坚果碎,咬开时甜香漫过唇齿,包装上“步步登高”的字迹,映着年轻人匆匆的脚步。我挑了两盒,指尖划过外卖软件,备注栏敲下“麻烦送杯菊花茶,少糖”。
晚秋之时,是秋冬换季的重要时段,天气走向寒冷,气候多变,疾病往往密集发作。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时间过得真快,马上我们就要迎来重阳节,这也是我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之一,虽说重阳节的时间固定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但是有的人可能会提前或者延后祭祖,虽说时间不同,但同样都是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与尊重,通过祭祖活动,人们会祈求得到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登高望远、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而今年的重阳节恰逢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呈现出三个尤为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既有天文历法的巧合,也有民俗文化的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登高望远、佩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而今年的重阳节恰逢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呈现出三个尤为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既有天文历法的巧合,也有民俗文化的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自古就是敬老孝亲的日子。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从山顶下山,来到玉皇山北麓,漫步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小径,园内栾树已是满树金黄,无数朵黄色小花簇拥,秋风掠过,细碎花雨洒落,小径仿佛铺上了一层天然花毯。栾树深秋迷人之处在于“一树多色”,此时,绿叶渐黄,黄色小花尚未凋尽,枝头已挂起串串红色蒴果。行走树下,黄花簇
2024年10月11日重阳,西安博物院把新出土的唐代茱萸枝摆上展台,旁边循环播放3D复原的百万人口长安城,弹幕里全是“王维的孤独突然有了地图”。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话不绕弯,先把节点拎出来:今天寒露。北京时间今晨08时40分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这一刻就叫“寒露”。它是二十四节气里第十七位,标记着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更冷,离结霜只差一步了。时间点落在10月8日,对应农历八月十七,这是今年的具体
今天10月8日,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仪式感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秋寒初临不动声色间寒露节气,来了也带来了五彩斑斓的深秋在这天高云阔的季节约上三五好友,去登高远眺看那丰收大地的广袤赏那如诗如画的秋景最是怡情养性这,就是寒露的仪式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意味着气候从凉爽向寒